线上线下齐发力,三水区总工会全力做好职工“贴心人”
医务人员在手术室救死扶伤,公交司机在大街小巷接送乘客,产业工人在车间忙前忙后……日新月异的城市三水中,每个角落都有广大职工挥洒汗水、辛勤劳作的身影。
而在这群城市建设者的背后,默默站着一位服务周到的“贴心人”——工会。“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有工会服务。”简单一句话,诠释了工会与职工的紧密联系。
立足职工群众需求,三水区总工会去年以来着力打造“线上+线下”职工服务基地,以高质量、精准化供给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疫情期间,区总工会始终心系企业、职工,设立170万元疫情防控专项资金,精准施策解决职工所需,推动企业平稳复工复产,助力全区攻坚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推动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
线上线下 送上贴心工会服务
“防疫礼包里有口罩、消毒湿巾等,很实用。”马散散是佛山海尔电冰柜有限公司的职工,她返岗复工后便收到由区总工会提供的防疫礼包,用于做好个人防护。“工会服务很贴心”,马散散说。
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职工林木治也有同感。林木治于2月返岗,当时很少理发店开门营业。正当他为“头等大事”苦恼时,三水区镇两级总工会组织的爱心义剪进基层活动来到星星制冷。当天,林木治和百余名同事剪去“烦恼丝”,他说“现场防护措施做得很到位,配备了消毒水、免洗洗手液等。”
这是区总工会开展“同心抗疫情暖返岗”系列活动的缩影。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区总工会立足职能优势,设立100万元首期专项资金,通过深入基层慰问、下拨专项资金、发放防疫礼包、开展爱心义剪等活动,与广大职工携手并肩、共同战斗。
随着防控力度升级,目前专项资金金额增加至170万元。区总工会针对区人民医院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两个一线防疫单位,下拨30万元设立工会“爱心小灶”,加强医务人员营养配餐;拨出14万元慰问春节加班的一线职工和村居工联会职工;为5个提前复工单位划拨慰问金10万元。
此外,区总工会将爱心义剪送进80家企业,惠及5000余名职工;购置1万多个防疫小礼包,发放给复工返岗的职工;将一批洗手液、口罩等分发到防疫物资紧缺的企业工会。
在线上,区总工会拨出专款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发挥“互联网+”作用。“三水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增加疫情防控专栏,设立防控指引、心理咨询、网上维权等栏目,开展防控知识有奖竞答、我为抗疫提建议等活动,精准回应职工所需所盼,发动广大职工参与联防联控,形成战疫强大合力。
选树先进 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区总工会注重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挖掘区内优秀工匠和基层职工,培育和选树劳模先进。目前,三水区在册的各级的劳动模范共有135人,其中全国劳模10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7人。
为发挥劳模示范带动作用,区总工会创建了19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激励、带动更多职工自主创新,打造高素质劳动队伍。
陈志兴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陈志新是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曾先后获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佛山·大城工匠”“淼城工匠”。今年1月初,由他领衔的陈志兴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成为三水第二个省级创新工作室。
“通过工作室这一平台,大家针对研发难题进行头脑风暴,凝聚力更强,效率更高。”陈志兴介绍,该工作室创建近4年来,团队完成了50余个创新产品项目,研发成果达到国际先进以及国内领先水平。
据悉,今年区总工会将建立首个以配合推进加强社会治理为主线的劳模创新工作基地,推动各镇街创建跨行业、跨企业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大联盟”,积极探索工会服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的新模式。
为进一步提升职工的劳动技能和技术素质,区总工会通过以大比武的形式,在多个行业和工种开展职工技能竞赛。去年11月,区总工会承办佛山市职工汽车美容工技能竞赛。该竞赛技术状元得主梁路根说,“在技能比武中,我们比出职业精神,也与佛山五区的职工互相学习。”
佛山市职工汽车美容工职业技能竞赛在三水举行。图为实验操作现场。/佛山日报记者陈玲玲摄
据统计,2019年三水各级工会参与和开展劳动竞赛61场,吸引3.52万名职工参与,在全区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热潮。
去年,区总工会还推行“小燕成长”职工学历提升计划,对企业职工进行学费补助,收录300名职工报读申请;举办职工大讲堂、职工夜校等提升产业工人文化素质。
智慧工会 创新服务职工模式
一直以来,区总工会注重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依托职工文艺舞台、书画培训基地等阵地,举办职工书画培训班、送文艺演出到基层,把文化资源、文化服务向基层一线倾斜,为职工群众构筑新时代精神家园。去年,各级工会组织开展1871场文体活动,惠及职工超7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5月,区总工会成立了“互联网+职工”服务基地,创新推出“淼城i家”微信小程序,实现“智慧工会”服务。职工只需点开小程序,就能获知全区工会文体活动信息,一键报名参加。
“可以学做寿司、学素描绘画、上软陶雕刻课程等,每天生活充实了,特别感谢工会。”唐锡霞是“淼城i家”小程序的资深使用者,她告诉记者,工会推出的许多课程她都很感兴趣,报名也很方便快捷。
据统计,2019年,区总工会“互联网+职工”服务基地提供羽毛球场地1200场次,开展兴趣培养、学术讲座等七大类生活美学课程220堂,参与人数约7000人次。此外,积极推广由省总工会打造的“粤工惠”App,目前三水超过1.4万人登记注册。
在创新服务职工模式,打造“互联网+职工”服务基地的同时,区总工会同步升级“小燕”系列活动,使其成为特色品牌。其中,“小燕乐园”职工子女夏令营活动是区总工会持续10年打造的活动。去年,投入资金从20万元增至140万元,受益职工从300人增加到3900多人。7个镇街、20家企业加入其中,实现了区、镇、企业“三级”全覆盖,异地务工人员扎根三水的归属感不断增强。
针对四川凉山籍务工人员,区总工会于去年12月启动乐融佛山行动,通过教育培训、参观三水、模范带头“三部曲”促进就业,实现“造血式”扶贫。29岁的凉山籍务工人员李龙翠表示如果条件允许,希望将孩子接到三水念书。
作为职工的坚实后盾,保障职工权益也是工会职责所在。区总工会依托“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项目,开设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站,安排12名律师定期值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同时,派驻律师进企业担任法律顾问,去年调解劳动争议56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161万元。
2020年区总工会重点工作
2020年,区总工会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拓展建功立业平台,增强维权服务实效,激发基层动力活力,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带领全区广大职工投身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来,全面推动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
●科学指导企业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做实疫情防控支持保障服务,保障职工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开展劳动模范(先进劳动者)和先进集体、“淼城工匠”等评选活动,建设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打造劳模讲师团创新示范点。
●探索设立职工学校,构建网上技能培训平台,抓紧抓实“小燕成长”职工学历提升计划。
●建立三水首个以配合推进加强社会治理为主线的劳模创新工作基地。
●探索建立一支由工会干部、维权专员和专家律师组成的维权维稳志愿服务队伍。
●举办寻找“三水好雇主”活动,开展“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随手拍”等活动,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建设。
●做大擦亮“小燕”系列活动品牌,统一设计标识形象,注册商标品牌。
●开展少数民族工人关爱工作,深化“乐融佛山”服务项目,为大凉山彝族职工制定产业工人成长计划。
●抓好“三新”领域企业和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保安员、幼师等重点群体的建会入会工作,提高农民工入会率。
●推动建设一批职工之家、职工活动中心、工友小驿站等服务职工阵地,持续推进“淼城i家”服务项目,推广广东工会会员实名制服务平台及“粤工惠”的使用。
致敬劳动者听职工心声
今年5月1日是第130个“五一”国际劳动节。值此之际,三水广大职工对自己的职业有什么思考?对工会服务又有何感受?佛山日报记者采访了三水援鄂医务人员彭丽贞、企业工会主席谭旭日、劳模工匠唐奇、四川凉山籍务工人员甘吉奎,听听他们的心声。
◎ 彭丽贞(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
重视患者感受
取得更多理解
今年2月,我成为三水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到前线服务病患,我感到很光荣、自豪。通过这次疫情,我也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思考,希望日后更加关注患者的感受,多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争取互相理解、配合。
◎ 谭旭日(广东金牌陶瓷有限公司)
工会服务接地气很实用
区总工会经常给我们企业送技能培训、送文化活动,还会邀请讲师到企业上课,内容包括“劳动关系纠纷怎么处理”等。疫情期间,职工还收到防疫礼包、义剪服务,这些很接地气也很实用。
◎ 唐奇(广东特地陶瓷有限公司)
发扬工匠精神
做出更多成果
我从事研发工作20余年,发明的负离子功能陶瓷曾获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实现“中国智造”需要劳动者的不懈努力和创新,我将保持工匠精神,继续深入钻研,希望多出成果。
◎ 甘吉奎(佛山海尔电冰柜有限公司)
来到三水感觉很温暖
三水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就业环境,不仅收入水平明显提升,内心时常觉得很温暖、满足,区、镇总工会、企业工会经常对我们嘘寒问暖,询问能否适应工作环境并提供技能培训课程、派发节日礼品等。
编辑 / 三水区总工会
来源 / 佛山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假期出游防控提示